-- 吳健雄 ( 1912-1997 ) --
吳健雄博士在一九五0年代初期,便已經在世界原子核物理上,因做出一流成績而聲名鵲起。
一九五六年,吳健雄率先以一個相當精確而困難的實驗,證實了楊振寧和李政道提出的理論假設,並且使楊、李成為頭兩個榮獲諾貝爾獎的中國人。吳健雄並沒有共同獲獎,引起相當多人的意外和不平,但是她確已被公認為世界最傑出的實驗物理學家之一。
一九六二年吳健雄回台出席中研院院士會議,一九六五年她再回台領「嘉新特殊貢獻獎」,這兩次回台她都舉行公開演講,對台灣科學學術貢獻心力。往後由於研究工作繁忙,加以兩岸政治對峙殃及學術,使她一九七三年去國三十七年的歸鄉省親,還是未能免於政治牽扯。其實,她回去面對父母皆逝,家人凋零,已是傷懷深重情何以堪了。
一九八三年吳健雄再度回到台灣參加原子與分子科學研討會,同時促成了「同步輻射」的興建計畫,往後的十年中,吳健雄均回台出席中研院院士會議,另外也擔任「同步輻射」計畫指導委員會及技術諮議委員會的委員。
吳健雄是一九三六年到美國的。一九四0年得到博士學位時,在科學研究工作上的見識和成就,已贏得她在柏克萊幾位老師,也是美國最負盛名大科學家歐本海默和勞倫斯等人的高度賞識。也因為如此,她居然以一個還未入籍的外國人身分,參加了美國最機密的造原子彈「曼哈頓計畫」,而且對計畫做出極關鍵的貢獻。
一般公認,吳健雄有三項影響深遠的重大成就:一是由一九四六年二次大戰後,到五0年代中期,在貝他衰變方面所進行的一連串精密的實驗工作,這些工作不但替這方面的理論奠定了堅實的實驗證據,也使她成為研究貝他衰變的世界權威。
其次是一九五六年底,她和美國國家標準局一組科學家,以相當困難而精確的實驗,首先證實了楊振寧和李政道提出,宇稱性在弱交互作用中不守恆的想法。楊、李的理論假設,因為得到確切實驗的佐證,而在次年獲頒諾貝爾獎。第三項則是她領導的實驗組,證實了在原子核貝他衰變中,向量流守恆的理論,而正巧這也是由兩位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提出的。
和吳健雄有過相當密切合作的中國科學家楊振寧和李政道,以及包括拉比、塞格瑞、史坦伯格、李德曼、阮姆西、歐本海默、威爾森在內的諾貝爾獎得主和大科學家都以為,吳健雄這些傑出的物理成就,都足夠使她得到諾貝爾獎。丁肇中也認為吳健雄在科學上的貢獻,比許多諾貝爾獎得主大多了。
吳健雄沒有得到諾貝爾獎,卻得到其他許多的殊榮,這些由世界一流組織和大學頒給的獎章和榮譽學位,可以寫成長長的一份紀錄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,有由以色列一位工業家捐款設立的「沃夫獎」。「沃夫獎」給獎的一個準則,是挑選那些應該得到諾貝爾獎而沒有得獎的遺珠,因此也有著以色列諾貝爾獎的稱號,吳健雄正是一九七八年「沃夫獎」頭一年的物理得主。
此外,她還得到美國國家科學院五年一次的「康士多獎」,白宮的國家科學獎章,另外她還打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百年傳統,在一九五八年成為頭一個獲頒該校榮譽博士學位的女性,一九七五年她再打破一向由白種人男性擔任的傳統,成為美國物理學會頭一位女性會長。
由於在物理科學上的傑出貢獻,加上對美國物理學界的深遠影響,吳健雄除了「中國居禮夫人」之外,在美國還享有「物理研究的第一女士」、「核子研究的女王」以及「世界最傑出女性實驗物理學家」的榮譽。
吳健雄在科學上走出的廣闊天地,確實是罕有難至的。雖然她在工作中亦強悍堅持,但是作為一個人,她確實是謙抑自持的。她自幼受到中國文化的薰陶,在不多言語和比較私密性的個性之下,吳健雄是有著一顆熱烈溫暖的心,她的研究題材也關心到學校周鄰的黑人,對於基本人權、生命的尊嚴,她有著一種眾生平等的看法,對於科學界的一些偏執傲慢,她也不以為然。她的科學和為人,在人類社會實有著典範地位。
回顧吳健雄走過的路途,由一個英文都說得不頂好的年輕女孩,在三0年代離開戰亂中國,來到當時對女性從事科學研究有相當嚴重歧視觀念的美國,經由她逾恆的勤奮努力,秉持著過人毅力,加上不凡的天資,終於在四0年代成為舉世公認最傑出的物理學家;而五0年代和六0年代,由於完成好幾項世界一流的科學實驗工作,更奠定她在世界物理歷史上不朽的地位。這一段超越性別、種族和文化的生命歷程,確實是非比尋常。她早已不再需要諾貝爾獎,她本身就是諸多諾貝爾獎得主推崇的傳奇,他們認為,吳健雄對人類科學的貢獻更勝過居禮夫人。